学考网

全国
切换分站

咨询热线 18216026475

您所在位置: 学考网 > 教育资讯> 学前教育> 心理辅导> 让孩子具备“危机”意识和学会“生存”

让孩子具备“危机”意识和学会“生存”

发布时间:2021-05-23

“高反还没适应,戈壁荒原的干燥、日晒、寒冷和强紫外线接踵而至。似乎老天有意在考验我和这群孩子,他们竟然遇到了百年不遇的一场暴风雨……”中国农业大学附属小学校长赵建军用平缓而坚韧的语气讲述着他和学生们的故事,那是2015年他第一次带着70多名六年级的孩子,从北京飞到青藏高原的柴达木戈壁,在这里孩子们完成了他们人生第一次的100公里的毕业徒步穿越,并在徒步终点举办了终生难忘的毕业礼。到今天,这样的小学毕业礼已经举办了5次,这段特殊经历感染了在场的100多名观众。

得一学校创校校长付永在演讲中讲述了一个“天才女孩”的故事,因为一直被寄予厚望,来自家庭和学校的压力让女孩无法呼吸,甚至出现抑郁和自杀的现象,让在场观众不禁唏嘘,发出“我们到底应该追求怎样的教育?”的提问。他介绍了一所被教育届誉为“新物种”的学校——“得一学校”。这所学校虽然有全日制的办学资质,但学生不在一个固定的校园上课。而是把真实的社会当课堂,把世界当教科书。孩子随时可以触摸大自然和真实的社会,随时感知真实的自热生命和社会的气息。这所学校里甚至没有权威的老师,只有一群跟着孩子“玩”的伙伴。而“老师”只是孩子学习资源的链接者,学习和成长的赋能者和促进者。

广州市白云实验学校常务副校长杨鲜亮的演讲一开始就一针见血的指出“忽视生命文化和教育本质的教育行为就会出现以‘急功近利’为特征的投机性危机。”当前,学校教育离“促进生命的发展”越来越远;教培机构不停制造焦虑和恐慌;家长们愁容满面的脸庞表达着同样的担忧和希望。杨鲜亮认为“教育的核心本质是育人,是促进生命文化的发展,进而培育高品质的生命文化,应该包含完整的品质体系和素养体系。”演讲的最后,他呼吁:“让我们回归教育本质,共同致力于培育高品质生命文化。”

致力于生命教育的曹专讲述了在他生命中,不同的老师,给了他完全不同的人生体验,对他的整个生命都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演讲中,曹专强调了“体验”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他说:“高明的教师,都是体验改造大师,他们既能给学生创造体验的机会,又能带给学生美好的体验,更重要的是他们让学生相信并学会体验是可以自主选择、转化和升华的,境由心生,心生美好!”

在演讲中,多位嘉宾更是把身心健康危机提到需要特别关注的位置。“00后”学生付敖从自己“丛林求生”的经历讲到当前世界面临的危机。向听众讲述了青少年眼中的真实世界,以及对“危机”的思考。


免费试学

课程好不好,试了才知道!

同意《隐私政策》,并允许推荐给更多服务商为您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