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闹的学生是因为无事可做
发布时间:2021-05-17除了那些本身具有多动症倾向的孩子,一般喜欢闹的孩子都是无事可做。他们没事做才会打闹,要是被安排一些事情做,就会被占用大量的时间,也就没时间去打闹了。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是一定的,白天学习,也就那么几个小时的时间,干了这个就不能干那个。也就是说,学习时间是一定的,要是他们能够提前完成学习任务,就会无事可做了,或者他们根本就不拿学习当回事,也不注重成绩,就是喜欢闹,那么,老师就应该进行干预了。
老师如何给他们安排一些任务呢?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让他们担任班干部,管理班内一些事务,并且还要老师带班子,不能撒手不管、放任自流,那样会让他们更加放纵。老师带领他们管理,教给他们管理办法,而随着讲政治的风气越来越浓,班内事务也就多起来,老师忙不过来就让他们帮忙,当他们被冠以各种头衔之后,就好比把一些提意见的人弄成了公众人物,他们也就不敢乱提意见了,当然,那些喜欢闹的学生也就不敢乱闹了。因为老师已经给他们讲清楚了,做班干部要有严格的自律,给同学做好模范带头作用,不能有什么犯错的过激行为,也不能随随便便就卸任。如此一来,那些闹的学生就好比孙悟空戴上了紧箍咒,不得自由了,但就是这种限制性的自由让他们获得一定的正强化,他们会在老师的带领下给学生做服务,同时在做服务的过程中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和自豪感,暂时忘掉了或者说压抑了那些闹的性情,逐渐走向好的发展道路。
但也不尽然,有些孩子本身就很愿意闹,被老师提名做了班干部之后,只是在老师面前表现得规规矩矩,不面对老师的时候就会“恢复本相”,又和别的同学打打闹闹了,甚至还有称王称霸的举动。就好比《西游记》中的一些妖怪,面对主人的时候服服帖帖,要是下界为妖就要祸害一方了,还要吃了唐僧肉,简直无法无天。那么,到底是妖怪本身的错误还是妖怪主人监管不力的错误呢?
当然是妖怪主人监管不力的错误了,只是《西游记》并没有责怪妖怪主人,而是用宿命论来解释。要是喜欢闹的学生没被管住,那到底应该怪罪喜欢闹的学生还是应该怪罪老师呢?我们的教育制度似乎不主张怪罪老师,以为老师不可能犯错误,犯错误的只能是学生本人,要不就是家长监管不力。于是,在此思想指导下,学生犯了错误老师就叫家长来,明着说是共同管理,其实是连家长一同训斥,一点都不客气。要是老师觉察出那些喜欢闹的学生因为无事可做的原因,是不是可以让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呢?
当然不是那么理想。有的老师有着比较严重的官僚主义倾向,任命班干部的时候都是他一手主导,或者通过投票选举,一旦任命,就不再改变,而那些闹的学生一般情况下不能被选上班干部。老师也不看好他们,当然不会让他们当班干部了。如此一来,班干部就没他们什么事了。要想制住他们,老师就要给他们留很多作业,甚至让他们每天写习字,占用他们闹的时间。当然,有的闹的学生在这种做作业中性情变温顺了,但更多的是反抗,不但胡乱写起来,而且产生了不满情绪,甚至直接撂挑子不干了,破罐子破摔,老师也就没办法了,而这种情况正是改造那些喜欢闹的学生的最坏结果。
既然喜欢闹的学生是因为无事可做,老师就要对症下药,给他们安排一些事情做,不能带任何惩罚性,同时做好领导带动和监督执行的工作,长此以往,就会把他们改造好了,而任何的推卸责任和投机取巧,甚至人格歧视都是大大要不得的,只会把孩子教坏,也会波及家长的,一点都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