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考培训网

唐山
切换分站

咨询热线 13923776320

您所在位置: 学考培训网 > 教育资讯> 唐山学前教育> 唐山特殊儿童教育> 高龄产女又遭“孤独症”打击,40岁时终于听到女儿开

高龄产女又遭“孤独症”打击,40岁时终于听到女儿开

发布时间:2022-12-30

2岁被诊断为“疑似孤独症”,3岁评估后确认为口肌无力导致的“语言发育迟缓”,在干预大半年后,终于在虚岁5岁前第一次开口喊出爸爸……

一位网名“柔悠猫猫”的妈妈在“广州妈妈”的论坛上,记录了自己女儿从没有语言到如今能说会道的康复历程。妈妈的记述情真意切,我能感受到看似平实的语言背后潜藏着的巨大的情绪能量,那是独属于母亲间的共鸣。

现在我将故事略作末节删减后分享给大家,希望每一个曾经“绝望”的家长最后都能获得理想的希望!

我在生我女儿之前,有过流产以及宫外孕史,在结婚十年以后自然怀上我女儿,生她的时候是36岁足38周剖腹产。

女儿出生过程没有什么意外,生下来后一直是我自己带着(我公司总部在外省,平日在家工作即可),钟点阿姨每日定时来帮忙。家人间沟通都是说粤语,语言结构简单,不存在环境复杂的问题。

女儿大约8个月就能自己爬,1岁3个月左右已经可以站立并拉着手慢慢走,玩玩具的时候,眼神喜欢追逐发光的地方,常常能盯着一个目标看好久。

她很少吵闹,即使逗她玩,互动的兴致也不像其他孩子那么高。直到两岁,她一个字音都没发过,我们不断地教她发音,她从来不模仿,就当听不见。我带她去游乐场,在决明子沙池里,她就一直坐着,不去玩玩具,也不动任何东西。

有一次我偷偷躲在一个柱子后面,想看看她会不会哭闹找妈妈。然而并没有,她就静静地坐着,手里抓着一把决明子,15分钟,她都没有试过一次掉头回来寻找我的样子,一次都没有!

那一刻我心里很害怕,在一个满是陌生人的环境里,我的女儿没有一丝反应,甚至没有寻找她最熟悉的母亲,我开始怀疑女儿是否存在什么问题。

回到家以后,我开始疯了似的上网查资料,然后渐渐把病症锁定到“孤独症”。我和先生拿着孤独症的症状条和女儿的情况一一比对,越比越害怕,最终还是决定先检查

大约半个月后,我带着女儿去萝岗做了两个孤独症测试,包括对家长的一些询问,以及对孩子的行为评估。最终得出结论,我女儿的语言能力肯定是滞后的,精细动作也不行,但认知还可以。

在家干预期间,我和孩子爸爸买了一大堆书籍,我们不断看不断讨论,甚至是起过争执,但谁都没想过放弃。

一开始,她什么都不玩,我就拉着她的手,教她铲沙子、摆积木。她不会跳弹床,也不会主动跟小朋友玩到一起,反反复复就只喜欢玩一个旋转的玩具。

慢慢的,我开始训练她用手指指物,她喜欢吃的东西,我们会问她要什么,要指出来,否则不给她。这个训练过程很枯燥,所幸女儿进步很快,她想要的东西都会指出来,同时用点头和摇头来表示需要与否。

有一天我拉着她走在树下,随口问她小鸟的家在哪里?她停下来指着大树。我抱着她,泪如雨下。

同期,我开始联系幼儿园。

经过这一番折腾,女儿已经接近2岁半,我想让她去正式的私立幼儿园,期望她跟正常的孩子在一起能进步得更快。很庆幸,我联系到的幼儿园同意了让我女儿每天先上半天的请求,同时也表示如果他们控制不了状况,就只能请我自己带回去。如此,我的女儿开始了幼儿园生活。

虽然女儿一时无法融入到小朋友的游戏中,但幼儿园的生活还是大大训练了她的行为规矩,比如她开始回应老师的指令,学会在排队时拉住前方小朋友的衣尾等等。几个月后,在我们和老师商量后,把女儿转成了幼儿园全日托。

这段时间里,女儿依旧没有开口说话,但在注意力、眼神、认知和大动作方面都有明显的进步。所以我慢慢排除了孤独症的可能,开始侧重往语言发育迟缓方面进行训练。

我先是带着女儿去了两个不同的语言康复中心做评估,得出的结论都是口肌无力。于是,我就开始加各种语言康复训练群,做各种咨询,买各种口肌训练工具。

最终我和先生一致觉得还是不能拖,要送去机构做训练。综合考虑了专业性、口碑、环境和地理位置(我们家住番禺)后,我们最后选定了康语。

在康语,我遇到了许多上语言迟缓、孤独症训练的孩子。根据医生的安排,我女儿每周需要六个课时的训练,分别是周二、周四和周六,每次两小时,一小时口肌训练,一小时感统课,费用大约在每次课250元左右。

女儿很快接受老师对她的一对一的训练,上课不到两个月,老师给我发来一段视频——那是2016年3月21日,我看到老师引导女儿说“爸爸”两个字,她迟疑了,但最终还是跟着老师说出“爸~~爸~”,然后老师说,“很棒,我们来说10次”,她就一直叫 “爸爸爸爸爸爸”,后面越叫越顺。

我看到这个视频的时候,哭得稀里哗啦,她终于跟正常的孩子一样了!那时候她是3岁8个月,农历算上怀胎10月,虚岁4岁8个月!!她终于说话了!

之后的训练我们坚持了半年多,现在女儿什么都说,还经常问我为什么,能够流利地进行长篇对话。

我偶尔会想起从2014年8月到2016年2月这一段的艰难,心理压力、经济压力、工作压力……所有让人绝望的压力扑面袭来,生活都变得灰暗。期间我怀过二胎,但不敢要,因为真的没有心力再折腾了。

现在每个晚上我都会带女儿睡觉,她躺在我旁边,我拨开她的头发跟她讲:宝宝,妈妈很爱你。她也会睁大眼睛看着我,清晰回答说:妈妈,我也很爱你!

这是我跟我女儿的真实经历,重新回想,那些迷茫、辛酸与不安的日子依然历历在目。所幸不管怎样,我和我女儿都挺过来了,我们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奇迹”。

我想告诉那些对自己的孩子很忧虑、心存疑惑的妈妈,该做的检查可以去做,但是最接近孩子的,是父母本身,任何评估都不及父母本身的感觉。我们要综合自己实际观察到的情况,跟医生的判断结合印证,做对孩子最有利的决定。

你要相信, 能创造奇迹的一定是最爱自己孩子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