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称评定迎来“春天”,或将按教龄晋升
发布时间:2021-05-18但与此同时也应该了解到,每个岗位都有其艰难和不易,老师不但工作繁琐,而且薪资待遇也普遍不高,尤其是在职称评定这个问题上,一直是很多老师的“痛点”。
教师职称评定迎来“春天”,或将按照教龄晋升,老师举双手赞同
我们都知道教师薪资分为基本工资、绩效工资、职称工资等几大部分,其中职称高低直接和教师薪资挂钩,所以老师们都会争取评定职称。
但在实际教学中,职称评定并非易事,甚至很多在一线教学几十年的老教师到退休的时候都没有评上高级职称。有时候大费周章,结果也不尽如人意,有人甚至开始质疑其公平性。
近几年,国家大力推行教育改革,有人建议直接按照教龄评职称,深挖原来的“沉疴宿疾”。让老师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教学上,而不是分心周旋在职称评定这件事上。
此建议一出,得到了老师们的大力赞同,称如果这项政策推行下去,会解决很多老师的“后顾之忧”,给老师们吃了一颗定心丸,甚至有的老师建议直接取消职称评定,少一些子虚乌有的“繁文缛节”,老师们才能安心教学。
明明是和自身利益挂钩,为何老师们却对职称评定不满?
★分散教学精力
对于很多老师而言,尤其是一线教师被职称评定搞得“精疲力尽”,除了完成每天的教学工作,和家长沟通交流,批改作业,还要操心准备各种职称评定的备课教案、出勤材料等等,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事情都需要时间精力。对老师来说,着实有些分身乏术。
★对其公平性存疑
有职称评定就有竞争,有竞争就可能会存在“暗箱操作”,如果那些兢兢业业教学的老师被一些“投机取巧”之人钻了空子,会让多少教师寒心?如果人人皆如此这般,那教育的未来令人堪忧,公平性何在?
再者,职称评定和学历挂钩。有些在一线教学数十年的老教师,因为在他们那个年代对学历的概念不是很强,很多老教师可能只是大专或者中专毕业,在学历上存在一定“劣势”。
而现在很多新老师都是研究生学历毕业,可能刚去没几年就评上职称,短时间实现了“一步到位”。这样对于那些老教师来说,也有些不公平,可能会打击他们的教学积极性。
★职称不代表真正的教学实力
“职称”说白了只是一个头衔,所以“唯职称论”和“唯学历论”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但我们都知道高学历不一定有相应的能力,反而观之,那些拥有高级职称的教师也有可能只是“徒有其表”,并不一定是最强的教学能力,所以职称和教学实力不完全对等。
以教龄作为职称评定的标准,优势颇显
如果把教龄作为职称评定的标准,对于在职教师而言也是一种减压,让老师能够踏实教学,回归初心,只要安安心心教书育人,到了规定的教学年限就可以实现晋升。这样可以督促教师将精力百分百投入教学中,最先受益的就是学生。
其次,这样的评价标准也有利于教师队伍的稳定,教学不再是一条看不着前进方向的“摸黑之路”,只要在自己的岗位上稳定做下去,就可以得到属于自己的职称,自然会减少人才流失,同时也会吸引更多优秀年轻人加入到教师队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