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校划片能否为学区房“降温”
发布时间:2021-04-26多校划片为主,为学区房“降温”
多校划片是指一个小区对应多所招生学校,最终就读学校以随机派位方式确定的入学方式。多校划片意味着买了学区房也不能确保孩子就读热门学校。2016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16年城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提出要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择校冲动强烈的地方,根据实际情况积极稳妥采取多校划片。
2019年,北京市提出义务教育入学实行多校划片,在多个区发布的细则中均划定了一条严格的时间线,区分单校划片和多校划片政策适用对象。其中,东城区规定,入学登记的实际居住房屋不动产权证书在2018年6月30日后取得的家庭,自2019年起家庭适龄儿童将通过电脑派位的方式在东城区内多校划片安排入学;石景山区规定,2019年9月1日起,在区内经二手房交易取得的不动产权证书用于申请入学时,不再享受单校划片,改为实行学区内多校划片。入学压力巨大的海淀区,除对当年新购房家庭适龄儿童实行多校划片外,对具有海淀区户籍但实际居住地址与其法定监护人在京房产不一致的儿童,还是建议回法定监护人房产所在地就近入学。
今年,北京市教委印发《关于2021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的意见》,明确各区教委要根据学位供给情况和户籍、房产、居住年限,积极稳妥推进以多校划片为主、单校划片和多校划片相结合的入学方式。从两年前宣布实行多校划片到今年明确以多校划片为主,既反映了北京市抑制非理性择校、反对热炒学区房的态度一如既往,也表明推动多校划片取得明显进展。
办好家门口学校是治本之策
目前,北京各郊区并未实行多校划片。北京育英学校密云分校校长李志欣说,郊区学校入学压力明显小于城区学校,既与郊区入学规模总体较小有关,也缘于学校间差距较小。
北京教育学院副院长钟祖荣说,实行多校划片只是给热点城区缓解义务教育入学压力增加了一个减压阀,治本之策应在扩大教育规模的同时,加快提升区域间教育均衡水平,提高百姓身边学校的质量。
记者了解到,面对持续增长的学位需求,今年北京市教委指导各区进一步加大入学保障力度。通过新建、改扩建学校和接收小区配套学校等方式,全市预计新增2万个学位。这些新增学位将重点布局在城乡接合部或城区薄弱学区。
北京市教委扩充学位的努力还包括进一步支持学校整合校内空间资源增加学位、建立各学段用地用房腾挪调配机制、优先保障学位紧张学段的需求等。
面对区域教育空间紧张现状,西城区今年推出了一项跨区域的初中入学改革措施:西城区教委和门头沟区教委合作,开办初中寄宿教育,招收两个班,在门头沟区北京八中京西校区就读,具备西城区学籍,并在本区参加高考。
此外,北京市教委进一步强化义务教育入学纪律,严禁以考试成绩和各类竞赛证书、培训竞赛成绩、考级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严禁以面试、评测、接收简历等各种形式选拔学生;严禁学校和校外培训机构以培训班、校园开放日、夏令营等形式提前选拔学生。同时,市区两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严格控制跨学区、跨区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