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考网

全国
切换分站

咨询热线 18216026475

您所在位置: 学考网 > 教育资讯> 学前辅导> 特殊儿童教育> 特殊儿童怎么教?家长专家面对面

特殊儿童怎么教?家长专家面对面

发布时间:2021-04-23

何欣以儿童发展的主要内容及儿童支持服务两大要素为切入点,结合实际案例,深度剖析了关注儿童心理和身体发展在康复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她从儿童发展的角度出发,带领家长一起认识了0-6岁儿童心理和人格发展的特点,强调“社会化”是这一时期儿童的主要任务,建议家长从“损伤”、“差异”、“障碍”、“自我认同”四个维度发散思维为孩子提供社会性支持。

首先,要避免损伤效应。一是要灵活运用辅具支持孩子达成目标,减少孩子挫败感。二是要善用优势化视角,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挖掘其潜力,增添孩子信心。三是要提供孩子更多常态化生活体验,建立起生活概念认识。

教会特殊儿童理解差异也需要家长的努力。何欣认为,帮助特殊儿童形成不是“我与其他人不同”而是“每一个人都不同”的概念,对特殊儿童社会化具有积极意义。

同时,要降低障碍效果。她提出,特殊儿童主要面对的是两种障碍:行动障碍和制度障碍。行动障碍往往来源于解决问题的刻板印象,实际上问题得以解决的方式不只有一条,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结合孩子特点帮助他用自己的方式完成任务,破除行动障碍;制度障碍上则需要家长主动走出去寻求社会性支持,为构造更加友好的助残环境提供自己的意见与建议。

何欣说,孩子的自我认同是在与家长、周边环境的互动中构建的。她认为,家长首先要把孩子看成一个立体多元的个体而非仅是残障儿童,多角度的看待能够给家长带来更丰富的互动启迪。此外,家长要帮助孩子学会接纳自己,形成积极的自我认同。在搭建社会性支持网络上,也可以主动与幼儿园、学校等联系,为孩子提供更加理想的康复环境


免费试学

课程好不好,试了才知道!

同意《隐私政策》,并允许推荐给更多服务商为您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