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暑假才刚刚开始,教育行业已经经历了一套“组合拳”。在这套拳法下,资本的烧钱游戏被叫停,家长们依然感到焦虑,学校的老师们也在暗自揣摩政策的变化。
雪花从培训行业飘落
从5月开始,包括猿辅导、作业帮、学而思网校等在内的15家教育机构均受到了顶格处罚,原因为企业涉及虚假宣传、价格欺诈等行为。
6月1日,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施行。其中第三十三条规定:幼儿园、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对学龄前未成年人进行小学课程教育。
去年年初受疫情影响,大中小学开学延期。教育部号召“停课不停学”,近2亿中小学生在家接受在线学习,在线教育一时间充满生机。
由热转凉,在线教育只用了一年时间。
受到政策监管的影响,培训行业的人才需求也呈下跌趋势。
大量应届毕业生,他们在去年秋招的时候拿到了教培机构的Offer。部分人已经提前租好了房子,准备毕业后入职。然后却突然接到HR的电话,通知不必来入职了。也有些更委婉的说辞:入职延迟到九月,在此之前你可以看看其他工作机会。九月之后呢?HR只能回答听从上级安排。
而已经工作几年的员工更是成为了牺牲者。
2021年5月27日早晨,高途集团董事长、CEO陈向东向上千名小早启蒙员工宣布:由于小早项目可能涉嫌违法,将被公司放弃。
甚至连HR部门也难逃被裁员的命运。
“鸡娃”家长们感到无所适从
就在家长们想着怎样将砸进培训机构的钱要回来时,一大波政策正给全国多地学区房降温。
去年北京西城区开始实行“多校划片”。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小区不能直接锁定一个小学,而是对应多个小学。以前,某学区房肯定能保证进某一个重点小学,现在买了这学区房,也不能保证能进重点小学了。
今年是新政实施一周年,全国多地“名额分配”“九年一学位”等政策调控都已提上日程。这也是地方政府为了更好配合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打击学区房,坚持“房住不炒”立场。
这项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公平,缓解了“鸡娃”家长的焦虑。但是对于已经购入学区房的家长,考虑到金钱成本,心情应该是五味杂陈。
面对这样的概率游戏,大部分家长都还需要一段时间来观望。
试点暑期托管服务
伴随着北京开始试点实施小学暑期托管服务,老师们的寒暑假时间逐渐减少。
这项政策对于暑期校外的补习班无疑又是一记补刀。
虽然文件中提到“自愿原则”,但是对于许多双职工家庭来说,很多人都愿意把孩子送到学校。毕竟考虑到经济成本,比起上兴趣班,到学校上课的开销会减少很多。
当然,老师群体肯定不喜欢了。
文件中提到的服务时间为:7月5日—8月13日。老师们一直期盼的暑假基本上是泡汤了。
看到很多老师在网上和微信群怨声载道,还有的表示教师资格证没有动力去考了。此外,老师们还担心:学校的功能延伸的太长了,学生会缺少校外的接触。
但是,毕竟目前还在试点阶段,这项政策到底能否推广,还需要得到检验。
结语
为了减少家长压力,缩减照看孩子的成本和教育内卷的成本,从今年起,有关教育行业的各项政策的连续出台。
为了提高生育意愿,政府需要通过这些政策来减轻家长们的后顾之忧。此外,给孩子们减负,让他们轻松一点,也符合未来国家对于职业化教育的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