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现代教育报”即可关注我们
暑假,是人们童年记忆中难忘的章节之一。随着中小学陆续放假,如何让孩子过一个充实又快乐的暑假,成为许多家长和社会关注的热点。近期,多地教育部门启动“官方”暑假托管班引发关注。7月2日,北京市教委官方微信公众号“首都教育”发布相关信息称,北京市学生暑期托管服务将于近日启动。暑托班怎么“托”?课程、场地、师资怎样?家长是否能“一托了之”?现代教育报记者调查走访了相关单位和有关教育界专家。
有了暑期托管服务
家长暑期不再愁
又到了放暑假的时间,与往年不同,北京市朝阳区的王女士没有急着找辅导班“安顿”她小学二年级的儿子,而是按照区教委暑期“托管服务”的要求,填报、上交报名表。面对北京市教育系统今年新推出的这项举措,王女士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简直太贴心了,我们既省了钱又放心,真是解决了家长的大问题。”据王女士介绍,她和先生每天都要上班,暑期没有时间照顾孩子,以前迫不得已只能把孩子往课外辅导班送。
一直以来,暑期在家的“熊孩子”怎么管,对于很多家庭来说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难题。有的孩子沉迷手机、电视,有的不得不长期交给老人看管,成了“留守儿童”。虽然在外面有市场化的托管班,但是又面临着师资参差不齐、收费较高、接送不便等种种问题。
北京市推出的学生暑期托管服务以学生为本,帮助家庭确有需要的学生过好暑期生活,将由各区教委组织面向小学一年级至五年级学生的托管服务。各区教委本着公益、志愿的原则组织暑期托管服务,根据各区的实际情况,计划以街道、乡镇为单位确定托管服务承办学校,学生以就近的原则参加托管服务。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对于暑期托管,家长有几种不同的态度:有的自己进行了丰富、合理的安排,不参加学校的暑期托管;家里实在没人看护孩子的,会参加一期暑期托管,再安排其他暑期活动;还有一些家长在观望中,希望了解更多学校托管的细则。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家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些年,政府为了教育、家长做了很多实事,很理解政府、学校的良苦用心,老师们也会因此而牺牲自己的一部分暑假休息时间。“曾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在我看来,家长不能把孩子的教育问题,一股脑儿地全推给学校,而是要担好教育孩子的主责。具体到暑期托管,家长不能‘一托了之’,而是要和学校一起关注孩子的成长。”该家长表示。
北京各区出实招
为暑期托管服务保驾护航
据了解,北京市各区在暑假期间将开展两期托管服务,每期12天。第一期为7月19日至8月3日,第二期为8月5日至8月20日,不包括周六日。每日时间安排为上午8:30至下午17:30。参加暑期托管服务的学生原则上按照30元/生·天的标准缴纳费用,按照每期12天计算,每名学生需缴纳费用360元。
北京市暑期托管服务内容主要包括提供学习场所,开放图书馆、阅览室,有组织地开展体育活动等,不组织学科培训和集体授课;适当收取费用,对家庭困难学生免收托管服务费用。北京市教委要求,托管服务承办学校要做好学生安全工作,认真落实疫情防控各项要求,实行校园封闭管理。
按照市教委统一要求,各区教委高度重视小学生暑期托管服务工作,成立了区、校两级管理机制,从组织管理、师资选用、服务标准、政策宣传等方面,对暑期托管服务工作进行整体布置,引导和帮助各区中小学生度过一个安全、快乐、有意义的假期。
在“首都教育”信息发布当晚,“北京西城”微信公众号就向家长发布了报名通知,成为了北京市第一个向家长告知暑期托管服务细则的区。西城区将在每个街道安排1~2所小学作为暑期托管服务承办学校提供暑期托管服务,学生可通过现就读学校进行报名。
在 北京市昌平区,区教委则要求各具体承办学校,根据报名人数和年龄做好分班,合理安排制定一日作息表,为学生提供暑期作业看护、自主阅读、体育活动等暑期看护服务。为了充分保障学生安全,昌平区还精心设计细节,在学生报到当天,各承办学校将为每名学生家长配备“接送卡”,尤其是承办两期暑期托管服务的学校,将挂绳或卡片设计为两种不同颜色,便于区分期次。为密切家校联系,畅通沟通渠道,昌平区还开通咨询电话,安排专人值守,及时回复解决家长的各种问题。
据 怀柔区教委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怀柔区提供暑期托管服务的学校基本涉及到了怀柔城区和各乡镇的学校。“相关学校南起庙城学校,西至九渡河小学,东至五一小学怀柔分校,北到喇叭沟门小学,这是北京最北部的一所小学。”该工作人员说道。此外,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各承办校将选派校内责任心强的优秀教师承担托管服务工作。同时,各校要结合学校实际服务学生数量,配足管理干部、班主任、看护教师、专业教师、校医等。
办好暑托班需多方合力
家长不要当“甩手掌柜”
针对暑期托管服务,部分受访教育圈人士表示, 办好“暑托班”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关心和支持。要结合各地、各区实际,充分盘活各类资源,增强服务的针对性、精准性,真正解决群众的实际需求,服务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在 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润泽分校校长陈凤伟看来,
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学校是责无旁贷的。为此,学校进行了家长的调研,汇集了一些具体情况,给有需求的家庭和学生提供帮助。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有需求的家庭和有需求的学生是不一样的。有些是因为家长在时间上管理孩子的暑期生活有困难,有些是孩子愿意在假期无压力的学校环境中和老师互动答疑。因此,在暑期班中我们为学生安排了假期作业答疑解惑时段,重点在于自主学习习惯的引导,同时我们也安排了体育活动、读书分享、手工制作等内容。
多年的教育工作经历,让陈凤伟对教育有着自己独到的深刻理解:“我们不建议家长以孩子让学校管着踏实的心态来选择托管班。我们要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利用好假期这个属于孩子的驿站,给他们自主选择、安排生活事务、学习活动的机会,让假期成为新学期的加油站。”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牛楠森博士表示,
在家校社协同育人时代,学校开展暑期托管,彰显了学校的主体责任,教育行政部门的主导责任,但社会、家庭的责任仍期待得到更好的体现。因为孩子并不仅仅是每一个家庭的,也不仅仅是每一所学校的,他们是国家的“梦之队”,是“我们的”孩子!牛楠森博士建议,少年宫、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研学基地、企事业单位等相关单位应积极作为,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落实其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地方政府要担起主导责任,统筹区域全局、调动相关资源,做好暑托、寒托等时间段的教育顶层设计和落地工作。
“与此同时,政府、社会和学校所做出的努力,并不意味着家长可以‘一托了之’。家长是孩子成长的主体责任人。”牛楠森博士强调,家长群体尤其要转变观念,将孩子的暑期生活纳入家庭的生活计划之中,不把暑期当“意外”,不视暑期陪娃为“额外”负担,而是积极调整自己的工作生活节奏,以配合孩子的成长。
牛楠森表示,“暑期托管”作为新事物,不可能一开始就很“完美”。“我们相信,教育发展中的问题,只能在教育发展中得到暴露和解决。我为‘暑期托管’点赞,一是‘暑期托管’是直接面对家长‘痛点’的一个有效探索;二是‘暑期托管’给家长和孩子多了一种选择,‘选择多了’是教育进步的生动体现;三是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办法就比困难多。”
链接
全国多地推出暑期托管服务
上海:543个办班点为数万名小学生服务
7月5日,整合了多方优质资源“组团式”服务的上海市小学生爱心暑托班正式开班,543个办班点的数万名小学生分两批体验“快乐不简单”的爱心暑托班生活。据统计,今年上海全市各级团组织、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社会组织将为暑托班提供超过8万课时的公益课程,内容涵盖德、智、体、美、劳五大类别,并新增了党史教育相关课程。
武汉:开办市区级275个暑假社区托管室
2021年武汉市青少年暑假社区托管班于7月5日正式开放,全市共开办193个市级暑假社区托管室和82个区级暑假社区托管室,以“庆祝建党百年,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为主题,围绕红色教育、传统文化、创意美术、成长教育等方面开展社区托管服务。
南京:爱心公益暑托班共21个班次
7月5日,2021年南京市“七彩假期”爱心公益暑托班开班了,这已经是南京团市委连续第三年开展爱心公益暑托班。今年重点关爱困境青少年、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新兴领域青年(网约车司机、快递小哥等)子女,在全市12个板块开办爱心公益暑托班,目前已达到21个班次。同时,南京还有园区打造了暑期班,帮企业员工带娃。
苏州:1183个“家门口的暑托班”陆续开班
今年暑假,苏州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点)的载体资源,在全市范围内免费开设了1183个“家门口的暑托班”,目前已陆续开课。苏州各地充分发动、“各显神通”:有的从辖区学校招募志愿者教师,有的通过社区购买第三方服务,有的则与爱心企业、公益组织联合开设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