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山东英才学院专升本报考指南
2021-05-071007
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领衔的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专职教师1072名,其中教授、副教授404人,博、硕士871人,专任教师中“双师型”占55%。学校还从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中兴通讯、浪潮集团等名校名企业聘请了220余位知名的专家、教授、学者担纲教学工作。教师队伍中拥有国家教学名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级教学名师、2018年省级优秀教育工作者和省级优秀教师20余人。双聘教师中,“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等近20人。现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教育系统先进集体1个。自2016年以来,获得山东省青教赛一、二等奖获得者12人,获奖数量名列全省高校前茅。
“双一流”专业 课程建设特色鲜明
学校拥有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11个,拥有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山东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36门,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14门。
1、对接十大重点产业
结合我校学科专业建设基础,聚焦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文化创意、医养健康和现代金融服务等产业领域;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布局,在重点建设学前教育、环境设计等四个学科的同时,积极扶持优势学科发展,打造能够适应学科建设、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学科专业集群。
2、优化专业结构
分析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点建设发展的十大产业对人才的需求,主动对接产业链、专业链,调整专业布局,形成专业集群。充分利用与高新区、德国费斯托公司合作的契机,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核心,带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建设,使该专业群依托智能制造,为高端装备制造业输送人才,提供服务,充分利用与中兴通讯、中科院曙光合作办学的契机,将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物联网工程等专业融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使其在信息通讯、云计算、大数据等专业领域逐渐凸显办学优势,以适应新旧动能转换对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充分发挥学前教育专业的优势和特色,该专业率先引进国际专业认证理念,即“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于2019年通过教育部专家组队专业认证的现场审核。突出培养以学前教育专业为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充分利用省城CBD地域优势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依托基于互联网的国际商务、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等省级一流专业,形成优势特色专业群,培养适应省城经济发展需要的国际贸易专门人才。深化与省立医院、济南中心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中心、济南市养老服务中心的合作,以服务老年社会群体为目标,凝炼护理学、康复治疗学、社会工作(老年服务与管理方向)专业特色,使其逐渐形成品牌,为提升山东省医养健康水平服务。充分利用北校区区位优势,结合济阳县新旧动能转换引爆区发展需求,积极借力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国际交流合作,优化专业结构、凝练工商管理、财务管理、审计学、金融学、金融管理等专业特色,形成服务区域发展的品牌专业,提升学生的就业质量。现代音乐舞蹈学院是山东省音乐家协会的授牌实训基地,与深圳合纵音乐学院、北京正合世纪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作为其艺人培训、包装、签约、推广的定点基地,还与齐鲁文化(湖南卫视)、白色系(中国最大练习生公司-上海)、SPY舞团、RMB-Crew舞团达成协议定向输出,符合市场需求,有力保障了同学们的就业前景。
校企深度合作 保障应用型人才培养
学校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由之路,与十多家著名企业签订校企深度合作协议,共同培养学生,提升人才培养质量。2015年,“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落户我校(全国首批30所院校之一)。2016 年8月,我校入选教育部、中国科学院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发起的数据中国“百校工程”产教融合创新项目(为全国41所入围本科高校之一)。2017年6月,我校投资1500万元与济南高新区、德国费斯托(中国)有限公司三方共建的“济南高新区中欧智造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落户英才。云计算、大数据、机电一体化教学设备居全国同类高校先进水平。通讯、云计算、大数据、物流管理、物联网、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等产教融合专业具有较高的教学质量。
温馨提示:频道所载文章、图片、数据等内容以及相关文章评 论纯属个人观点和网友自行上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发现 有违法信息或侵权行为,请留言或直接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 们将在收到您的信息后24小时内作出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