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90后”买基金后,“00后”初中生也在学理财!
发布时间:2021-04-27市场经济环境下,理财已成为一门显学,也是一个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在现代社会,“财商”已与智商、情商并为现代人不可缺少的三大素质,体现的是一个人认知、管理、创造和享用财富的能力。财商不足则价值观体系就易出现问题,时下校园贷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很大程度上源于很多当事人缺乏基础的理财技能,因而在财富观和消费观上出现了偏差,超过了自身和家庭经济实力承受的范围,出现了过度消费和超前消费,在资金来源的渠道上没有做到理性选择。
与之相反,近邻日本则受益于“从娃娃抓起”的理财教育,相比较于国内孩子在花零花钱上的大手大脚,日本孩子更懂得如何储蓄和节省使用,甚至拿来赚取更多的利润。日本幼儿园教师寓教于乐,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理财知识,孩子们在游戏课上,聚集在模拟柜台前,扮演各种经济角色,分别从事询价、购物、找钱等行为;而到了更高一级,则是通过证券分司专门向孩子推出了学习股票知识游戏软件,让孩子在玩游戏过程中学习到了最基本的金融理财知识。
理财从小的方面关乎家庭生计,大的方面维系国家发展,一个人是否具有较丰富的理财知识,较强的理财技能,在后续的发展上会出现很大的分化,在个人志向的选择上也会出现出很大的差异。曾有专家指出,一个从小对理财有独特心得和体验的孩子,在未来目标的定位和职业的选择上,也会偏向于“创造财富”,选择当企业家、银行家或金融家的要多一些。相反,若是“财商”不足则会“财情”匮乏,大多会选择公务员、教师等较为稳定的工作,对财富的概念相对模糊,对理财的理解也会相对粗浅。
一个人若是“财商”不足则是重大的素质缺陷,于个人成长和发展不利,于整个社会也非好事。洛克菲勒说:“就算把我剥得一文不值,扔到沙漠里,只要有一支驼队经过,我就可以重建商业帝国”。这是因为他有了最强大的“财富创造力”,只要遇到恰当的机会就会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只有当你真正理解了财富这个词,才会掌握理财的本领并“创造财富”,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理想。因而,理财教育本身也是素质教育的题中之义,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和亟待补强的重要构成。
人格塑造、价值培育和素质提升,对“财商”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教育本身提出了更多的挑战。现实问题是,没有必要纠结于理财课有无开设的必要,而更应落脚于“如何更好的落实”此类话题。财商教育本就处于落后的地位,当前亟待弥补短板并实现快速赶超。一方面,理财教育要做到“越早越好”,从启蒙教育开始入手更为合适;另一方面,理财教育需要整体推进,从家庭到学校再到社会应“多位一体”,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方能实现局面的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