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号”上高中?这地5所学校进入试点

2022-03-29

中考可谓义务教育阶段的“指挥棒”。


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北京市中考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将在东城区和西城区的部分普通高中开展登记入学试点。


如果这一政策能顺利实施,必将影响现在条件下全国中考的录取方式。


北京市东城区和西城区的部分普通高中开展登记入学试点。两区5所试点学校,共拿出400多个名额。符合条件的应届初中生,可凭其综合素质评价情况,获得高中录取,而无须“比拼”中考分数。

具体怎么做?
东城区教委介绍,已参加2022年中考报名、具有普通高中升学资格且具有本区所在学校连续三年学籍的应届初三年级学生,可自愿报名参加登记入学,报名学生还需满足初中综合素质评价等级达到B等及以上,地理、生物科目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卷面成绩不低于42分(卷面成绩总分值70分)的要求。

东城区拿出了2所学校,共160人的高中录取名额进行登记入学试点,其中北京市第二十一中学和北京市第五十中学分校各80人。


西城区试点学校为北京市第五十六中学、北京市宣武外国语实验学校和北京市西城职业学校附设普通高中班;前两所学校登记入学计划各为80人,西城职业学校附设普通高中班计划100人。

区内两所试点学校报名时间均为4月16日。每名学生仅可报名1所试点学校。同时报名2所试点学校登记入学的学生,取消报名资格。

试点学校依据《北京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册》进行录取。符合条件的报名学生人数小于或等于试点学校登记入学计划时,全部予以录取;符合条件的报名人数大于试点学校登记入学计划时,严格按照登记入学计划人数录取。

已被普通高中登记入学录取的学生继续参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记为“合格/不合格”,不再参加中招志愿填报和其他招生录取。

此前,在北京市“小升初”政策中,海淀区就已实行就近登记入学的方式,即符合海淀区初中入学条件的小学毕业生(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毕业生除外),按照自愿原则,依据区教委划定的登记入学区域,按照自愿原则填报志愿。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人数的,实行电脑随机录取。


消息一出,各地网友都热烈讨论起来,对于政策如何具体操作,大家有不少疑问。

如果报名人数大于入学计划时究竟如何录取?官方通知没有明确指出。有老师猜测,高中登记入学应该不会采取摇号的方式,而是会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进行录取。

是否外区考生也可通过登记入学就读东西城高中?有关负责人表示,两区登记入学政策均要求考生具有本区所在学校连续三年学籍,因此跨区考生无法参加登记入学。

摇号上高中?

从东城区、西城区试点的五所普通高中来看,似乎不会出现“摇号上高中”的情况。原因在于,这些高中都是两区中考录取分数线排名比较靠后的学校。从去年中考录取分数线来看,这五所普通高中基本都是两区垫底的学校。因此,对于成绩在中等以上的初三学生影响很小。


总的说来,登记入学更适合那些成绩中下水平或比较靠后的考生。

通过登记入学,他们将获得一次在中考前被普通高中录取的机会。

如果登记入学未被录取,还可以通过6月的中考争取就读普高的机会。当然,一旦被登记入学录取,也就失去了参加中考的机会。



有关人士表示,此举让更多的学生通过自我评判,拥有更多更为稳妥的方式进入普高,有利于考生和家长考试压力的缓解。所以,此举体现了中考改革和义务教育阶段“双减”政策的呼应和衔接,同时也是高中自主招生改革的一次试水。


说到最后,大家还是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任何时候,不管招生方式如何变化,只要大学录取方式不变,最终还以成绩为主。


这是一个教育大变革的年代,时代发展的本质就是不停改变,趋势如此,但是千变万变知识不变,只有真正学到自己肚子里的知识才是人生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