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望扩招!双一流名单有变,对今年高考有什么影响?
发布时间:2022-03-28 吏学教育网 访问 : 130高考志愿填报领域中,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内,“985工程”院校和“211工程”院校一直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的重点项目。也就是说“985工程”院校和“211工程”院校是大家在志愿填报中一致认为的重点高校。
2017年,“双一流”被提出来,成为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985工程”“211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也成为了广大考生和家长在高考志愿填报中做选择的一个参考维度。
2019年,教育部官方发布了一份《关于985、211名单的咨询》,教育部在回复中强调:现已将“211工程”和“985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统筹为“双一流”建设,官宣985/211已成为历史。“双一流”成为中国高等教育领域重点建设项目新标志!
图源:教育部
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
第一轮“双一流”名单中,含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其中A类36所,B类6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8所(含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异地办学校区),共公布140所高校名单。
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中,共有建设高校147所,没有区别A类一流大学和B类一流大学,也没有区别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147所院校中,含第一轮公布的140所院校,以及增加的7所院校。从院校和院校数量角度看,第二轮“双一流”名单相较第一轮增加了7所院校。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作为国内最顶尖的两所学府,被赋予自主建设学科的权限,在第二轮“双一流”建设中自主确定建设学科并自行公布。这两所牛校的建设学科可以在第一轮入选的学科的基础上再进行优化或增加,同时可不局限于一级学科。我们可以理解为,在未来的“双一流”评选中,可能也会有更多的高校会将会获得自主确定建设学科的权利。这一定程度上也给国内头部高校在高校建设以及学科建设上增加了一定的动力。
从公布的具体学科看,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的数量较第一轮一定程度上有所增加和调整。
其中,浙江大学和复旦大学新增建设学科的数量排在前列,分别是3个,且这两所院校新增的建设学科中均含有医学门类的学科。浙大新增临床医学学科,复旦大学新增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
在其他有新增建设学科的高校中,均是结合了院校本身的学科领域优势以及当下国家发展战略急需人才的学科上进行的新增和调整。如,复旦大学除了新增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也新增了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再如:华南理工大学的农学学科不再纳入第二轮建设学科名单,取而代之的是华南理工大学的优势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
第二轮“双一流”名单中,从院校层面分析,虽然没有院校出局,但有15个院校被“公开点名”。
在第二轮“双一流”名单发布的同时,教育部也公布了一份给予公开警示(含撤销)的首轮建设学科名单。该名单中,15所院校的16个学科被公开警示。其中,东北师范大学的数学调整为了教育学,上海财经大学的统计学调整为了应用经济学,其他院校的专业均给予了警示。这些被公开警示的院校和学科在2023年要再接受评价,如果再不通过,将会被移除双一流建设名单。这也充分体现了“双一流”的动态进出机制,有进有出,让各大高校提高学科质量。
在每年的高考志愿填报中,困扰大多数考生和家长的难题之一就是院校的选择以及专业的选择。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中,共有高校147所和各个院校的建设学科。其有别于第一轮“双一流”名单公布的方面是不再明确区分“双一流”大学与“双一流”学科建设大学,不再将院校进行层级区分,而是更加着重建设学科。所以,未来高校发展会更专注于优势学科,从志愿填报的角度出发思考的话,也是让考生要更加注重专业的选择。
图源:教育部
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中,关于加快培养、引进国家急需的高层次紧缺人才中提出:要积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发现和选拔培养制度,加大强基计划实施力度,支持实施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改革。
强基计划从提出到实施一直都是一个热门的话题,现阶段是在第一轮“双一流”名单中的36所一流大学A类高校中进行试点。在第二轮“双一流”名单公布之后,不存在A类、B类之说。也就是说,强基计划招生院校有可能跳脱之前36所一流大学A类高校,一些具有基础学科培养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其他高校,也可能会出现在强基计划招生院校的名单中。
相信在2022年的高考志愿填报中,第二轮“双一流”高校会是各位考生和家长比较关注的部分。特别是新上榜的7所院校,在2022年的招生录取中,也有可能会出现涨分的情况。但是,考生和家长应该更多的回归到自己的本身,回归到要学习的专业和学科的本身,不要过度追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