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考培训网

北京
切换分站

咨询热线 13923776320

您所在位置: 学考培训网 > 教育资讯> 北京学前教育> 北京幼小衔接> 孩子3岁后有这几种行为,该打就得打,现在不管,长大

孩子3岁后有这几种行为,该打就得打,现在不管,长大

发布时间:2021-07-07

父母给予了孩子生命,就要为他们承担管教之责。但是有一些家长在管教孩子的问题上,常常不得其法,甚至还有可能因为自身对于孩子的过分宠溺而导致孩子的成长出现偏差。比如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能够听到父母以“孩子还小”为由替孩子推脱责任,但是其实自从孩子三岁以后,家长们就应该让他们懂点规矩了。

外出就餐时,男孩朝旁边餐桌吐口水,宝妈却笑称:孩子的口水不脏

前不久,王女士和老公外出就餐,两个人原本饥肠辘辘,可是没成想却因为一个熊孩子的神操作弄得完全没了食欲。

当天王女士和老公在某餐馆点了一份水煮肉片,菜被端上桌时还咕咚咕咚地冒着泡,看上去十分美味。就在这时旁边桌的一名小男孩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朝水煮肉片里吐了口水。

王女士和老公见状纷纷愣住了,一时也没有反应过来,这时候男孩却笑嘻嘻地说,“看它还冒不冒泡了?让我的口水把它压住!”听到孩子这样说后,王女士和老公才明白这是男孩的恶作剧,于是他们扭头看向男孩的妈妈,希望大人能够给自己一个合理的解释。

可是没成想,男孩儿的妈妈却和男孩儿一样笑嘻嘻的说道,“孩子的口水不脏的,你们别嫌弃!”眼见着男孩的妈妈,完全没有要赔礼道歉的意思,王女士和老公有些不大高兴。

可是正当他们开口和男孩妈妈争辩时,男孩妈妈却一副厌恶的神情说道,“这么大个人犯得上和孩子一般计较吗?她才三岁半,什么都不懂!不就是一口口水吗?至于这么小题大做吗!”

王女士和老公被男孩妈妈弄得十分无语,眼见着对方是不讲理的人,再多争辩也是浪费时间,王女士和老公只好自认倒霉,连饭都没吃就走出了餐厅。

孩子3岁后有这几种行为,父母一定不能心软,该管就得管

在孩子3岁以后,他们的认知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这时候父母的管教有助于他们是非观的建立,如果父母此时没有尽到管教之责的话,那么这很有可能意味着父母们在以后的孩子教育中要付出更多的心力。

当孩子有不懂得尊重他人的举动时,父母们一定要及时地提醒,有些时候孩子是无心的,而有些时候孩子则是“故意为之”的。孩子不懂得尊重他人的行为不仅看起来十分没有教养,而且也有可能会导致孩子身上衍生出“目中无人”“过度自我”等不良举止习惯。

当孩子作出一些“要挟”父母的举动时,父母们一定要有所重视,不要觉得这只是孩子在单纯地无理取闹。其实孩子要挟父母的行为正是他们在不断地试探着父母的底线的表现。如果父母轻易妥协或者听之任之的话,那么孩子就会被父母过度娇惯,对于父母权威也会较为轻视。

当孩子在公共场合没有规矩时,父母们一定要给予批评教育,显然这种熊孩子的表现如果不从小被管教的话,那么他们身上熊孩子的行径就会越演越烈。家长们有必要让孩子懂规矩、守规矩。这样才不会为他人带来困扰和麻烦。

父母如何给予孩子恰当管教,别总拿孩子的年龄说事

教育学家认为,父母在孩子3-6岁的年龄段内一定要给予孩子有效管教,这样才能让孩子懂规矩,才能让孩子的行为得到约束。所以父母不要认为孩子还小就可以让孩子“钻空子”,有原则底线的管教才会让孩子有所敬畏。抱有原则的父母才会让孩子切实感受到家长权威,才会让孩子有所畏惧。

在管教孩子的过程中,父母们要尽量掌握有效的教育引导方法,单单凭借给孩子讲大道理的方式显然不能够让教育引导深入孩子的内心。适当的惩罚虽然看起来有些激烈,但是这却可以让孩子“长记性”,让孩子明白“做错事是需要自己承担后果的。”

在生活中,父母们也要坚持统一的言行标准,避免家庭教育中出现“双标”尴尬。父母为孩子做好相应的行为示范,相信这会让家长的教育更加有信服力,同时也会让孩子更容易乖乖听话。父母的行为示范是孩子接受教育的最佳方式,潜移默化的影响更加令人记忆深刻。

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父母要坚持统一的教育原则,这样才会避免父母因为相互拆台而让孩子有机可乘。管教孩子是一门大学问,家长们不要因为孩子年龄小就错失了管教孩子的最佳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