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哪里有实用雅思培训?
发布时间:2019-07-25 重庆朗阁教育学校 访问 : 161课程介绍
——————
课程名称:雅思入门5.5分课程
班级人数:4-6人
班级类型:全日制/周末/晚班
入学水平:初一英语水平;能读懂简单句子,但无法阅读100字以上的短文;基础语法仍存在多处漏洞;缺乏听力中必备的语感;只能口头表达最简单的句子;词汇量在1000左右
课程介绍:
培养基本的阅读理解力及短文听读结合的兴趣;掌握并熟练使用语法入门的知识,如动词过去式、形容词的比较级/最高级等
培养口语简单提问、简要回答的能力;通过基本词汇,掌握日常书信及电邮的写作;按常见话题,积累可用于表达的词汇
倡导“片语学习法”,吸收地道英语,开始接受英文思维模式
阶段目标:开始接触雅思各类话题,了解话题背景,吸收原版英语精华,培养出乐于表达的习惯
配套教材:《剑桥英语》English in Mind(青少版)第1级● 学生用书 ● 同步训练 ● 视听包
刘忠艳
执教教龄:11年以上教龄
毕业院校:四川师范大学英语教育学学士毕业
背景经历:带出托福100分以上学员200余人,听力28分以上学员300余人,口语25分以上学员160余人
教学风格:对中国学生听力训练方法有深入独到的理解,擅长从细微之处讲述攻克托福听力的方法
擅长科目:托福听力、口语;雅思口语
提高雅思听力
—————-—
词汇量的积累
词汇量是听力的基础,不要相信所谓的没有词汇量也能听力拿7分+的传说,毕竟是少数人士。那么如何积累雅思听力词汇呢?死记硬背当然的效率太低,建议考生按照听力场景来背诵。首先考生预先了解自己的听力词汇量基础,筛选出听力词汇量,一般6分以下的考生需要积累词汇量大约是3000-4500个听力词汇,高频场景词汇2000左右,才能达到听力6分以上的目标。
听力场景分日常生活、学术科研,具体到各个细节场景又有很多,如果考生不熟悉相关听力场景,建议先从听力真题中总结听力词汇。
对于听力词汇的要求是耳熟及拼写正确。考生们可以根据此要求进行听力词汇背诵记忆。
?一做题量
??雅思阅读是不是练习的越多效果越好呢?这是不对的,对于一些基础比较薄弱的同学来说,前期使用题海战术是正确的,但是当你的雅思阅读水平已经上升到中等水平后,需要的就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错题订正和解析上了。所以雅思阅读的做题量是要根据考生的英语水平来定的,对于基础薄弱的考生,可以选择题海战术,以确保足够的量。而对于一些英语水平较好的考生,就要注重每一道阅读题型的质量了,一定要在总结错误类型以及个别单词理解上花费精力,以确保高质量的练习。
??二分水平提高
??大多数考生雅思阅读的目标分都定在在了6.5分左右,对于基础比较薄弱的同学就需要具化一下提分策略。如果你的水平还停留在5.5分以下,你就需要关注一下自己的词汇量了,建议这一批的同学可以多背诵一些雅思阅读的高频词汇,随后再多多练习雅思阅读真题。
??对于5.5到6分的同学普遍的特点:词汇储备量一般、不熟悉真题的出题套路,急需了解一些阅读技巧。针对这一类水平的同学可以多花一些时间在不同类型的题型的处理上,多总结出做题技巧,例如定位技巧以及对应关系的技巧,这些都是可以充分从同学订正错题上找到规律的。
雅思学员心得?
-————-————
周Q
我是 2017 年 4 月初开始在朗阁上课,考试是在 4 月 29 日进行的,前后总共 准备了差不多 20 天的时间。最后的成绩是总分 6.5,事实上除了阅读外的其余 三门都是 6 分,只有阅读是 7 分。
第一点是背单词。平常多下点功夫,考场上就能减少不必要的失误。背单词 一定要讲究方法不能死记硬背。我觉得比较好的一个方法是把单词放到语境里去 记,根据上下文去理解,然后尽量记住单词出现的那个句子。这样单词就不仅仅 是背它的含义了,同时用法也会了。
第二点精读与泛读相结合。雅思阅读的文章都非常的好,精读不仅可以增长 知识,还可以提高写作水平,一举两得。那么精读具体该做些什么呢?对于我来 说,我会逐句逐字的阅读,而不是仅仅了解个大体意思。分析文章结构以及句子 类型,积累生词以及用法,对于可以用到作文中的句子词汇用法更是不会放过。 精读还有一个好处,可以积累跟这个文章主题相关的一系列词汇。考试的时候不 可能遇到内容一样的文章,但是却可以遇到同一个主题的。平常积累做好了,考 试时遇到相同题目的文章就不会有很大的陌生感。所以平常做精读的时候要挑不 同题目的文章,争取覆盖到所有类型。
第三点总结归纳。这个方法是刘杰老师教给我的,我觉得非常有效果,也是 我阅读拿到 7 分的制胜法宝。对完答案批改完之后一定要找到自己错误的原因, 是定位错了,还是单词不认识,是技巧没掌握好,还是粗心大意了。我有专门的 一个总结归纳的本子,我会把每一道错题整理下来,错的原因以及为什么是这个 答案。是什么答案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为什么是这个答案而不是别的答案。所 以重要的是“为什么”,而不是“是什么”。如果我是因为技巧的原因做错了题, 那么我会重新复习一遍这个题型的题型特征以及解题技巧并且默写一遍。